手写输入 标王直达
排名推广
排名推广
发布信息
发布信息
会员中心
会员中心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情 » 水果类 » 正文

山西吉县苹果别样红 食品资讯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2-11-04  浏览次数:966

金秋十月,吕梁山腹地的吉县商贾云集、苹果飘香。又是一个丰收年,今年苹果别样红。拜风调雨顺、凭干群努力、靠科技支撑、借品牌效应,吉县苹果整体上个大色艳、质优价扬。作为全省“一县一业”示范县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县,10月中旬,全省水果产业推进会在吉县召开,200余名农业工作者观摩交流。

吉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,国土面积1777平方公里,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,上世纪80年代以前,农业种植结构单一,农民始终走不出“收了麦子种棒子,年年都是穷样子”的困境。从1985年始,县委、县政府组织开展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调研、大论证,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共识,吉县土壤深厚,土地资源丰富,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苹果生产,发展苹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1987年,县委、县政府做出了人均一亩旱涝保收田、二亩苹果园、三分烤烟的“123”农业产业调整规划,拉开了苹果产业开发的序幕。26年来,历届县委、县政府换人不换思路,一任接着一任干,全党动员,全民动手,大抓苹果产业不放松,历经打基础、扩规模、提品质三个阶段,目前,全县已发展苹果28万亩,年产量16万吨,产值4.5亿元,仅东城乡果农户收入超过10万元的达180余户。全县苹果产业达到了“五个80%”,即苹果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4.8%,“一村一品”苹果专业村占总村数的82.3%,82.1%的农民从事果业生产,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%以上,果农人均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%以上,苹果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稳定增收的富民工程。吉县先后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县、名优特苹果生产基地、全国苹果标准化示范县,被省政府确定为“十一五”全省优势农产品苹果生产基地县、“十二五”“一县一业”基地县。吉县苹果以其果型端庄、色泽鲜艳、口感纯正、风味浓郁的独特品质,先后荣获历届全国农博会苹果类金奖、山西省特色农产品“十大名牌”等称号和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、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等国家级13项认证、25个奖项。

近年来,吉县顺应国内外苹果生产标准化、有机化的发展趋势和苹果市场高品质、高品位的消费需求,确立了苹果产业转型发展的工作思路,坚持规模化发展、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营销、产业化开发“四化联动”,推动苹果产业由规模数量向优质高效转变、分散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、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、特色产品向品牌优势转变,实现了农民工人化、产品标准化、产业链条化、苹果文化化特而优、精而强的现代果业格局。

一是基地规模化。规模种植是产业形成、发展的重要基础。打造“一县一业”苹果基地县,核心任务是实现苹果种植规模化。该县采取示范引领、政策扶持、行政推动的措施办法,组织实施了“十百万”工程,辐射带动苹果种植面积以每年2万至3万亩的规模持续扩张和更新,初步形成了区域化、专业村、重点户的产业格局。二是生产标准化。该县以工业的标准要求农业,坚持把标准化生产作为主攻方向,通过技能培训和标准化推行,果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,农民工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,形成了专业的疏花、套袋、病虫防治专业队伍,基本达到了生产过程标准化、产品质量标准化。他们建立健全了标准化管理、技术服务、质量监管三大体系,从建园、苗木栽植、技术措施、施肥用药、质量保证到营销流通,全程推行标准化生产、规范化管理。目前,已建设国家级标准化生产果园3000亩,省级标准化生产果园23000亩。到“十二五”末,标准化生产果园将达到10万亩。三是营销品牌化。市场经济是眼球经济,更是品牌经济,吉县大力实施苹果品牌战略,充分利用会展、媒体各种平台,精心策划,找准高端消费群体,全方位推介,使吉县苹果畅销全国、走出国门。目前,该县取得了“吉县苹果”地理标志保护商标、吉县SOD功能保健苹果商标,获得了有机苹果、绿色苹果、出口基地、良好农业规范等质量认证;大打苹果文化牌,建立了东城、文城艺术苹果采摘观光基地,兴建了3个大型产地中心交易市场,构建了覆盖全国28个省市的销售网络,并依托外贸企业,使吉县苹果出口到了东南亚和俄罗斯。四是经营产业化。按照“拉长链条、多层增值”的思路,吉县加快推进苹果产业产、贮、加、销一体化进程。兴建了三堠、大田窝、十里河3个果库群,使全县果库容量达到10万吨,保证了全县苹果季产年销、均衡上市、效益提升;引导农民由单打独斗搞增收向联合抱团闯市场转变,走“专业合作社+基地+果农”的生产经营模式,发展果业专业合作社121个,带动果农5000户,切实提高了苹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;引进了山西顶吉食品开发有限公司、山西达明一派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落户吉县,开发苹果深加工产品。苹果产业的发展壮大,带动了信息、运输、餐饮、包装等相关行业的蓬勃兴起,全县呈现出“九万农民谋一果,七十二行兴一业”的繁荣景象。如今,吉县农民因苹果而发家致富,吉县干部群众因苹果而引以为豪,苹果和壶口瀑布一起成为了代表吉县形象的靓丽名片。

吉县苹果产业20多年沐雨栉风,持续发展,主要得益于:

科学定位是前提。产业的选择和发展要讲求科学性,科学的定位是成功的一半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,吉县在选择调整产业时,慎之又慎。北纬35度左右的纬度带、1000米左右的海拔、500毫米至600毫米的年降雨量,这些苹果最优生长区的条件吉县完全具备。该县通过组织专家论证、开展市场调查,制定了《吉县苹果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》,做出了《加快苹果转型发展的决定》,对苹果的种植布局、品种结构和产业体系进行了科学规划,明确工作思路、阶段性任务和发展目标,有力地指导全县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;技术支撑是关键。他们坚持“产学研相”结合,与省农科院现代果业研究中心、省果树研究所,山西、山东农大园艺学院合作,大力开展新技术引进、培训、推广、应用,组织重大技术课题攻关,全面推广了人工授粉、疏花疏果、果实套袋、生物覆盖、节水栽培、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,推行了“畜沼果”生态农业模式,为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;创新理念是动力。在苹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,政府不断地转换角色,起步阶段当好“保育员”,实行县、乡、村三级干部包建果园负责制,运用行政手段推动苹果产业上规模。发展壮大阶段当好“教练员”,教育指导群众走“专业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。产业升级阶段当好“服务员”,创优发展环境,在项目、资金、土地等方面搞好服务,培育龙头企业,建立果农主体、市场主导、企业主动的产业发展机制;健全机制是保障。吉县在苹果产业发展的过程中,历届县委、县政府换人不换思路,一任接着一任干,形成了吉县风格的“右玉精神”,从而保持政策的持续性,并逐步建立完善了行政推动机制、资金投入机制、技术服务机制、工作考核机制和扶持奖励机制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,规范了行为,增强了责任心,调动了积极性,保障了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

[ 行情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» 点击排行

网站首页 | 帮助中心 | 版权隐私 | 使用协议 | 联系方式 | 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RSS订阅
服务热线QQ:1292594667|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92594667| 邮箱:1292594667@qq.com
主办:菜市场 地址: 菜市场版权所有
本站关键词:中国农业|农业导航|农业养殖|农业种植|农业深加工|农业行情|农业网|农业百科|农业技术|园林花卉|蔬菜种子
声明: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。荆州批发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!

行业图标